采矿驱逐舰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舰船功能、资源效率以及战术适配性。采矿驱逐舰的核心作用在于提升资源采集效率,同时兼顾一定的防御能力,避免在采矿过程中遭受敌对势力的干扰。这类舰船通常具备较高的仓储容量和稳定的采集速度,能够有效减少往返基地的频率,从而提升整体采矿效率。
采矿驱逐舰的选择应优先关注其仓储系统和工程模块的强化潜力。AC721重型运输舰因其高仓储容量和低指挥值消耗,成为前期采矿编队的理想选择。该舰船可通过技术值强化仓储系统,单船提供高达22200的库存量,显著降低运输时间成本。部分驱逐舰如谷神星级支援型虽以治疗功能为主,但其工程模块的兼容性使其也能作为辅助采矿单位,尤其在需要兼顾安全性的矿区中表现突出。
中期阶段,随着基地等级的提升,中型工程舰逐渐成为采矿主力,但仍需搭配特定驱逐舰以优化效率。应优先选择具备工程无人机强化系统的舰船,例如诺玛支援型,其载机型设计不仅能提升采集速度,还能在后期转型为多功能支援舰。需采矿驱逐舰的升级效果需返回基地刷新才能生效,因此需合理安排采矿周期以避免资源浪费。
后期高阶采矿平台的加入会进一步改变驱逐舰的定位。高级采矿平台允许工程舰直接运输资源至平台,无需返回基地,驱逐舰的防御功能比仓储能力更重要。建议选择如卫士支援型或苔原级战术驱逐舰,它们既能提供维修支援,又能应对突发的小规模冲突。若矿区安全系数较高,则可完全专注于仓储强化,将AC721的运输能力发挥到极致。
采矿驱逐舰的选择需动态调整,从前期注重仓储到后期侧重防御与多功能性。技术值的分配应优先强化采集速度和仓储容量,其次考虑航速与生存能力。同时需注意舰船编组的合理性,避免因过度追求采矿效率而暴露防御漏洞。通过科学搭配与阶段性优化,采矿驱逐舰将成为资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。